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卦限的划分图解(兼山艮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4 08:16:25    

艮卦

《序卦》云:“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动静之间互相因循,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物体没有永远动下去的道理,于是震卦后面就是艮卦。艮就是停止的意思,艮卦在卦象上代表山,所以艮又不单单是停止,还有敦厚笃定、坚实厚重之意。艮卦(☶)一阳在两阴之上,阳动而上进,处下则上行,既然居于上则上无可上唯有止;另外阴爻代表安静,艮卦(☶)上止而下静,停留在一个地方,安定停止之意,这就是艮卦了。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卦,看到背部,没有看到身体;走在庭院中,没有见到其他人;没有灾难。

艮卦这里卦辞写的是卦象,非常简单。

“艮其背,不获其身”,纵队站立的队伍,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背部,看不到前面人的身体部分。

“行其庭,不见其人”,整个艮卦,两个阳爻围起来(九三、六四、六五、上九)就好像一个房子,而下二爻(初六、六二)就是庭院,下二爻都是阴爻,阴为虚,所以“不见其人”,庭院里面看不到其他人。

“艮其背”,以背对人,没有交流;“行其庭,不见其人”更绝,干脆连人都看不到。于人丛中不见他人,于庭院中决然独立。这是一种安止的状态。人之所以不能安止,是常常受到欲望的牵动,欲望时时刻刻牵动心弦,又怎么安止下来呢?让自己跟外物独立出来,内心的欲望就不会被牵引萌动,这是安止的开始。

“无咎”,为什么无咎,我们回到艮卦(☶)去理解,从爻的内部能量发展去看,艮卦(☶)上止而下静,这是一个当止而且可止的状态,所以也就“无咎”。

为什么要有安止之道呢?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永远的动下去,累了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停止,也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诸葛亮《诫子书》言:“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都是艮卦的安止之道。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彖传》说:艮卦,是止住的意思。该停止时就停止,该行动时就行动,动与静都没有错过时机,他的道路就会坦荡光明。艮卦所谓的止,是要止得其所。上位者与在下者互相敌对,不能彼此搭配,因此说以背对人看不见对方身体,走在院中见不到人,没有灾难。

“艮,止也”:艮卦,安定停止的意思。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如果只是简单的完全停止下来,那不是艮卦的安止之道,那是因循苟且。安止之道行止不实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行与止一定是配合时势的。

“艮其止,止其所也”:止得其所,安止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止不得其所,那就没有办法衡量该不该止;万物各有其所,那么怎么去界定这个所呢?现如今社会,说“三纲”可能已经过时了,但“五常”还是可以去参考的。五常者:仁、义、礼、智、信。《大学》中也有指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这是六冲卦都会有的情况,初六与六四不相与,六二与六五不相与,九三与上九敌应。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动如山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象传》说:两座山重叠在一起,这就是艮卦。君子由此领悟,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不动之物,那就是山作为代表了,一山不动,重山叠叠也是如此,是为不动如山,君子由此联想到,每件事物、每个事情,都各有其位,理应各得其所。做事情的时候,就要考虑事情的合理性、恰当性,所行所事各得其所,则终能止而安。如果当行而止,当速而怠,又或者过犹不及,这些都是有失其位。

起跑线上做到不出差池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止住脚趾,没有灾难,适宜长久正固。《象传》说:止住脚趾,是没有失去正当做法。

“艮其趾”,于苗头萌芽之时,立即停止,这是停止的最佳时机。

初六爻在最下面,脚指头。脚有所行动的时候,脚指头是最先的,艮其趾,止于动之初。当止之时,在事情最开始的时候就停止下来,就不会“失正”,自然就能“无咎”。

有向道之心,但所行所事,往往又容易偏道而行,如果能在偏道最开始的时候及时纠正,就是把握了最好的时机,及时回到正轨,这样就可以“无咎”,“利永贞”,要象长期不偏离正道,唯有时常去正固,发现有所偏离必须及时纠正,是为“利永贞”,一种笃定的心态。

随波逐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六二,艮其腓(féi),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止住小腿,不想抬起来但又要跟随着动,内心不痛快。《象传》说:不想抬起来但又要跟随着动,是因为没有退一步听从他。

六二得中,在大部分的卦里,得中都是不错的,但在艮卦,得中却显得困难。在止与不止之间该如何取其中呢?

“腓”,小腿。小腿在行动的时候,是没有主动权的,只能跟随着大腿一起动,所以六二是欲止而不得止,只能跟随着动,内心非常不痛快。“不拯其随”,这种跟随的状态,却无法拯救,当止之时想止而不可止,六二被迫跟随的状态非常无奈。

找个地方偏安一隅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ín),厉,熏心。《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止住腰部,撕裂脊肉,有危险,忧心如焚。《象传》说:止住腰部,是危险使人忧心如焚。

“夤”,脊肉。九三是上卦与下卦的交界处。限,就是分隔的界限,九三就是盆骨这个位置。

大脑控制身体的所有行动,包括脚指头、腿的行动,而九三处在大脑与下半身的中间部位,阻隔了大脑对下半身的控制。九三处在下艮卦的最上面,为下艮卦的卦主,所以九三在上下之间形成了一道阻隔。九三是固执的去止,而不听从上面的指挥,所以有危险,忧心如焚。

九三不配合时势,固执地偏安一隅,迟早艰蹇愤懑,如火中烧,有失安止之道。

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止住身体,没有灾难。《象传》说:止住身体,就是要止住自己。

六四柔居阴位,当位;六四又是近君之臣,但六四、六五都是阴柔之质,六四无法直接对六五的行止形成影响;六四与初六也不应,也无法影响初六;六三自身也固执自守。所以六四只是自身柔居阴位,得其自正,当止之时,能躬止自身。穷则独善其身,用在六四非常恰当。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楚庄王十分喜欢打猎。樊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常常喜欢打猎,就会因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所以,樊姬就多次劝阻楚庄王,可是楚庄王始终不听,依然喜欢打猎。没有办法,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樊姬的意志和行动最终感化楚庄王,使楚庄王觉悟过来,并改过自新。楚庄王从此不再惦记打猎之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而且处理国事也变得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止住上牙床,说活有条理,懊恼消失。《象传》说:止住上牙床,是因为居中行正。

辅,牙床。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口乃心之门户,实在是要管住自己的嘴。

六五柔居阴位,六五至尊之位,地位尊崇,自我言行举止理当更加谨慎。古代帝王就有“君无戏言”之说,说出来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对于我们常人而言,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慎重自己的言行,就不会发出轻妄之言,就可以做到“言有序”,懊恼消失;言轻发则无序,有失中道,则有悔。

艮卦,行止有度,时行时止,动静不失其时

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笃实地止住,吉祥。《象传》说:笃实地止住而吉祥,是因为以厚重来结束。

上九是整个艮卦的卦主,艮卦到了上九,安止之道大成, 慎始厚终。

上九爻以阳刚而居上,在艮卦的终点,阳爻在上,上无可上而安止于上六的位置,所以虽阳居阴位不正,但上九的状态其实的安止的,因此上九并没有失其正,不失正则为敦。任何事情的难的都在于坚持正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晚节不保实为一大憾事。而上九能敦厚而终,安止之道得到善终,所以吉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