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宋朝的城池——东京城,一起来看看吧

9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10 20:42:41    

简介:

五代时期除后唐定于洛阳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把国都定在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说明此时的开封正式取代长安、洛阳而成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虽然五代时期的几个小国持续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都城的开封迎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期,一跃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一片繁华景象。赵匡胤抢了后周柴氏的皇帝位置后,都城肯定也抢过来了,改名东京,历时167年,极盛时人口达150万上下,是全国第一大都市。

北宋东京城遗址,1988年1月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北宋开封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城及其附近郊区所在地。

面积东京城的外城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长50里165步,城墙高4丈,宽5丈9尺,有12个城门。内城(又称阙城)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周长20里155步,共有10个城门,2个水门。皇城东西宽约1050米,南北长约1090米(合七里余)。

布局

北宋东京城由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构成了其层层套叠的国际大都会的宏大气势。

外城,又称新城、罗城,是东京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整个外城遗址呈一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其东墙约位于文庄至铁牛村南北一线、南墙约位于开封制药厂至郭屯村东西一线、西墙约位于南郑门村至开封林场南北一线、北墙约位于大北岗村至南官庄村东西一线,四墙与今开封城基本平行,全长29120米。北宋时期,外城共有城门14座、水门7座,目前已探出的有南薰门(位于开封第16中学院内)、南郑门(位于开封西郊南郑门村北)、万胜门(位于开封西郊土城村附近)等10余座,多为直门两重或屈曲开门的瓮城门。尤其是西墙上的正门新郑门遗址,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顺天门在东京城中位置图

顺天门及瓮城平面图

顺天门主城门发掘区全景正射影像图

内城,又称里城、旧城,是在唐汴州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来的。整个内城略呈正方形,其南墙位于今开封城南墙北约300米一线,北墙位于龙亭大殿北约500米的东西一线,东、西墙叠压在今开封城东、西墙的下面,四墙总长约11550米,与文献记载的唐汴州城的周长基本吻合,其面积较现存的开封明清城墙略小。北宋内城城门已增至10座,经考,其东、西墙上的部分城门就叠压在今开封城东、西墙上的城门如宋门、曹门、大梁门等的下面。

皇城,又称皇宫、宫城、大内和禁中等,是北宋时期皇帝的议事殿阁和寝宫所在地。皇城呈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四墙总长2500米左右。皇城共辟有六门,其中宣德门是皇宫正门,高大雄壮,威严壮丽,因是高大门楼,故亦称宣德楼。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封文物考古队在今开封新街口附近探出了一处早期门址,后经90年代勘探验证,该门址就是宣德门遗址。

北宋开封仍延用坊里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坊里制度终于崩溃。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市场混一的城市制度逐渐形成。由于坊里制的崩溃,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开始设置,即按地段、街道实行管理。其中里城内4厢46坊,外城4厢75坊,城外9厢13坊,合计17厢134坊。这时的坊仅仅为居住区的名称,坊墙的限制已被突破,厢才是真正的管理单位。

北宋初年仍设东、西两市,市坊崩溃后,市场完全沿街道布设,如《清明上河图》所示。主要繁华街道有州桥南街、东西街,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大内东南潘楼东去十字街,东华门外“市井最盛”,主要供应皇宫必需品。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城东南7里的虹桥附近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虽不是始于北宋开封,但在中国都城史上开封确已转变为开放式的城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在遍布东京城内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以相国寺、开宝寺、天清寺、太平兴国寺最为著名,号称东京四大寺院。作为七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开封至今仍保存着大相国寺、北宋开宝寺中的铁塔、天清寺中的繁塔等著名佛教建筑。

大相国寺

铁塔

繁塔

城墙:

外城东墙约7660米,西墙约7590米,南墙约6990米,北墙约6940米,四墙总长达28120米。外城剖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底宽30余米,顶部宽约5米,高10米左右,是一座气势非凡、坚固雄伟的军事城池。外城四周辟有护城壕,护城壕距外城城墙约30米,深11-13.6米,宽约38米。东京外城遗址距地表平均深度6~8米,最浅的地段距地表0.3米(外城西墙新郑门处),最深的地段距地表11米左右(内城南北墙部分地段)。

外城顺天门主城门外侧包砖,蓝砖砌成,黄褐土作黏合剂。砖长34--35厘米,宽18--19厘米,厚6厘米左右。主城门包砖墙体出南北两侧墩台后均向西(瓮城内)折2.9米,后又各向南北两侧各延伸6.1米,再向外就是夯土城墙,无包砖。

顺天门主城门西侧南段城墙包砖

北部拐角包砖

北宋时期城门建筑过程中,先在后周迎秋门基础上用纯净黏土夯筑门道整体基础,然后在夯好的基础上重新挖出墩台和隔墙基槽,再用瓦片和黏土交替夯筑填平作承重基础。

迎秋门平面结构示意图

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清代开封府的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

宋内城墙略成东西稍长南北略短的近正方形。其南墙位于今大南门北300米左右东西一线,北墙位于龙亭大殿北500左右东西一线,东西墙则与现存的开封城墙基本重叠。其周长全长约11550米,比现在城墙略小。墙基距地表8-9.8米。

宫城呈一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其东西墙各长约690米,南北墙各长约570米,四墙全长2520米左右,四角建有角楼,高楼十尺,城墙均系夯土版筑而成。

价值:

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余米深;唐汴州城埋于地下10米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金汴京城约6米深;元汴梁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约5米深;清开封城约3米深。除战国时期的大梁城,位居今开封城略偏西北外,其余几座城池的城墙、中轴线几乎都没有变化,形成开封独有的“城摞城”奇观。

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其城址的探明,提供了研究中世纪中国都城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黄河水患、桥梁建筑和开封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