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你生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 张燕
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简单来说,生一个给1万,生二个给5万,生三个给10万。

没错,就是真金白银的钱,打到你的账户里。
健全生育支持政策这件事,写进了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怎么减轻,呼和浩特用最直接的方式打响了第一枪——给钱。
但这个钱,给得也挺讲策略的,我给你捋一捋:
1、一孩1万,是一次性补贴,全款拿下。
2、二孩分5年发放(每年1万)
3、三孩分10年发放(每年1万)
这种“阶梯式”发放方法既缓解了家庭短期经济压力,又通过长期补贴降低养育压力。
打个比方,例如,二孩在5年内每年获得1万元——
第一年,用于奶粉、纸尿裤等等
第二年,早教阶段的支出覆盖一下问题不大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支持更长周期的教育成本
给钱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呼和浩特的这份文件里,还有些其他“利好”——免费婚检、新生儿健康筛查、“一杯奶”营养计划(产妇每日免费提供牛奶一年)及托育补贴等。
七七八八算下来,家庭最高可享受12万元补贴。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生,有总比没有好,对吧?
为什么是呼和浩特?
2023年呼和浩特出生人口仅2万人,出生率5.58‰,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0.76‰47。
尽管2024年出生人口略有回升,但长期趋势仍不容乐观。为了让大家愿意生、生得气,呼和浩特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就向市长贺海东说的,“我们就是要拿出最大力度、采取最有效措施,让年轻人愿意来、工作好、没顾虑、有发展。”
但是,对其他城市而言,在借鉴类似补贴的时候,也要衡量自身财政的承受力——
按2023年出生人口2万人估算,若30%家庭生育三孩,年补贴支出将超6亿元。呼和浩特市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400亿元,育儿补贴占比约1.5%,短期内尚可支撑。
但长期看,随着补贴周期延长(三孩补贴发放长达10年),财政压力可能递增。
无论如何,提升生育意愿并非“单个指标”如此简单。
可以来看看两个国家的做法:
日本“育儿津贴”效果有限:尽管提供每月1万-1.5万日元(约500-750元人民币)补贴,生育率仍徘徊在1.3,经济手段单兵突进难以奏效。
法国“家庭导向政策”有所成效:通过高比例托育覆盖(55%)、长 parental leave(3年)、税收减免等组合拳,生育率维持在1.8(欧盟最高)。
现代家庭生育意愿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职业发展、住房成本、教育内卷、医疗资源、时间精力等。
单纯补贴难以抵消“高生活成本、高教育投入、高机会成本”的“三高”压力。
在一线城市,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可能远超10万元。
总之,单一的经济激励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生育意愿,对于个体家庭而言,补贴是“及时雨”,但生育决策终归要衡量综合成本。
医疗、教育、住房、观念协同一个都不能少。
生育补贴只是一个起点。
相关阅读:
- 2025-04-19 12:35:00 最高年薪200万元!黄埔携1500+岗位进京揽才
- 2025-04-19 08:31:00 A股股票回购一览:31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
- 2025-04-19 02:50:00 标准股份2024年报解读:营收下滑11.95%,财务费用激增147.58%
- 2025-04-19 00:50:00 恒基达鑫(002492.SZ)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511万元,同比下降43.66%
- 2025-04-18 20:45:00 中国电影:2024年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46.42%
- 2025-04-18 11:24:00 为何加州头一个“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