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丨人机之间,只若初见

在人工智能演进与发展的道路上,棋类扮演着极其重要、复杂的角色。纵然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对结局。
28年前,“深蓝”在与卡斯帕罗夫的第二场六局对抗赛中以3.5比2.5赢得胜利,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标准国际象棋比赛中打败卫冕世界冠军的计算机系统。
9年前,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五番棋中以4比1拿下比赛,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
而今,在众多AI大模型中开展的一项测试显示,最新一代AI推理模型正在国际象棋的虚拟赛场上演令人不安的进化:一旦濒临败局,它们可能会在没有外界指令的情况下主动作弊。这些作弊行为包括:复制程序副本,窃取对手走法;替换代码文件,弱化现有引擎;篡改棋盘数据,甚至删除对手棋子等。
9年前的那场“人机大战”过程中,本报举办过一期科学咖啡馆,主讲嘉宾危辉教授有一段论述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讲:“那些能被精确定义且范围受限的任务,适合人工智能来解决。反倒是人类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事,机器还做不来!”
现在依旧如此。舞姿飒爽的机器人,却不会乘坐自动扶梯,连一杯速溶咖啡都无力冲泡。
然而,有些事情却已显而易见地改变了,在人机之间。不知不觉间,地球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全面“AI+”。刚熟悉了通用大模型的神奇魔法,这两天又开始被“智能体”刷屏。从某种程度而言,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了解,远远超过人类对AI的了解。
当生活中的AI浓度几何级上涨,当AI知识成为人类急需掌握的通识,当潘多拉的盒子已悄然被AI打开……人机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亦师亦友?亦敌亦友?我们大概必须要做点什么了。除了和AI一样深度学习之外,还需要形成一些共识,让人机之间,只若初见。
相关阅读:
- 2025-04-20 08:25:00 秀我中国|记者Vlog:当机器人与人类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 2025-04-18 09:15:00 全新配色,全新激光雷达,双大屏,理想老车主羡慕了!
- 2025-04-17 11:56:00 豆包深度思考模型发布 助推Agent应用发展
- 2025-04-16 08:12:00 调仓曝光!首批科技基金一季报出炉,仓位调整透露三大预判
- 2025-04-15 20:59:00 当科技巨头押注“多模态”,谁能为AI落地找到终极答案?
- 2025-04-15 09:05:00 智慧化生活照进现实——第五届消博会智能消费领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