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成门外】肖立晟等:美加征关税将抑制全球经济活力
中新经纬4月10日电 题:美加征关税将抑制全球经济活力
作者 肖立晟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室主任、九方智投首席经济学家
李枭剑 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员
近年来,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影响全球经贸格局的重要变量,其影响不仅局限于双边贸易关系,更通过供应链、价格传导和市场预期等渠道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冲击。
近日,美国对外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计划,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从贸易成本上升、产业链扭曲到资源错配,这一政策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显现,而不同经济结构的国家所受的影响程度亦存在显著差异。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首当其冲,债务高企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偿债压力加剧的风险,而上游资源品出口国则可能因需求萎缩而遭遇财政收入锐减。更为严峻的是,加征关税的政策可能削弱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抑制跨国投资,加剧通胀压力,甚至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对于高度依赖外贸的经济体而言,美国加征关税无疑是一次严峻考验。以越南为例,2024年其对美出口总额接近12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一旦美国提高关税,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将受到直接削弱,经济增长可能显著放缓。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经济体的制造业出口占比较高,且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深。关税成本的上升不仅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可能迫使部分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从而对当地就业和财政收入造成连锁冲击。即便部分企业尝试通过调整供应链来规避关税,这一过程仍将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和时间延迟,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力。
相较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部分发展中国家虽然对外贸的依赖度不高,但加征关税仍可能通过间接渠道加剧其经济脆弱性。例如,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而出口收入的下降可能削弱其偿债能力,甚至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此外,若美联储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而维持高利率政策,新兴市场的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形成“债务-货币”双重危机的恶性循环。
对于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国家而言,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则更多体现在需求端。例如,沙特、智利等国的财政收入高度依赖石油和铜的出口,而关税政策若导致全球工业活动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的油价暴跌已经证明,资源出口国在需求冲击面前极为脆弱。尽管部分国家可以通过减产来稳定价格,但这往往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更长远来看,若关税政策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化石燃料出口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除了对特定国家的直接影响外,美国加征关税还可能对全球经贸体系产生系统性冲击。首先,这一政策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进而削弱世贸组织(WTO)等多边机构的规则约束力。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经使得全球供应链更加区域化和碎片化,而关税的普遍化将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降低整体经济效率。其次,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可能抑制跨国企业的长期投资意愿,尤其在新兴市场,外资流入的减少将限制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此外,科技领域的脱钩趋势可能因贸易摩擦而加剧,阻碍全球创新合作。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美国加征关税还可能通过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尽管关税的本意是保护其国内产业,但其成本最终往往由消费者承担。在目前美国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的背景下,这一政策可能迫使美联储延长高利率政策,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常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而行,例如19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就曾加剧美国经济大萧条。若当前的政策走向失控,全球经济可能面临新一轮增长放缓甚至衰退风险。
综上所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远超出双边贸易范畴,其通过贸易成本、产业链、债务压力和资源需求等渠道对全球经济形成多维度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避免保护主义螺旋式升级,同时推动经济结构多元化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否则,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将因贸易摩擦的加剧而蒙上更深阴影。(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相关阅读:
- 2025-04-15 11:14:00 美国特朗普政府冻结对哈佛大学约23亿美元拨款
- 2025-04-15 10:24:00 没钱了!特朗普打算关闭近30个使领馆
- 2025-04-15 09:05:00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应对关税冲击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会
- 2025-04-15 07:05:00 美商务部称从墨西哥进口的番茄将面临20.91%关税
- 2025-04-14 21:00:00 紫牛热点∣重庆江边以“放水”代替放生?当地:今后将制止这一不文明行为
- 2025-04-14 20:12:00 美高官声称“必须阻遏中国,预防战争爆发”,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