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顺应“春生”之气,疏肝理气牢记养肝三法
今日惊蛰,作为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到来标志着阳气升发、蛰虫初醒、万物萌动。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春季的升发之气相应。此时人们容易出现肝火过旺、肝郁气滞等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白桦提醒,惊蛰时节养肝正当时,人们需顺应“春生”之气,疏肝理气、调和阴阳,助力肝气通达,为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础。
牢记养肝三法
“疏肝气,忌压抑;清肝火,防过亢;滋肝阴,养肝血,是人们需要牢记的养肝三法。”白桦指出,春季肝气旺盛,若长期情绪压抑、焦虑或熬夜,易致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口苦咽干等症状,此时应以“疏泄”为要,可以通过运动、情绪调节等方式让肝气顺畅流动。
此外,惊蛰后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外越,若饮食辛辣或熬夜,易引发肝火上炎,表现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需适当清肝降火,避免阳气过亢。白桦表示,肝主藏血,春季易因肝血不足导致头晕、视力模糊、指甲干枯。尤其女性经期后或长期用眼过度者,尤需注重补血柔肝。
减酸增甘、调和肝脾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唐代孙思邈曾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白桦认为,春季肝气旺盛,酸味入肝,但春季不宜过酸(如醋、山楂),反伤脾胃,应搭配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南瓜),能补益脾胃,调和肝脾。
白桦推荐如下饮食:绿叶蔬菜,如荠菜、菠菜、芹菜等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可清肝火、助排毒;芽类食物如豆芽、香椿芽等蕴含生发之力,顺应春生之气,可助肝气舒展;枸杞、桑葚、黑芝麻等酸甘化阴,滋养肝血,适合熬夜、目干者;菊花、玫瑰花泡茶,可缓解目赤、头痛。
此外,应注意少食辛辣燥热(如辣椒、酒)、油腻煎炸之物,以免助火伤阴。
起居护肝、情志疏肝
“惊蛰后昼长夜短,人体应顺应自然,‘夜卧早起’,不晚于23点入睡,早晨7点前起床,利于阳气升发。”白桦建议,可以晨起梳头百下,头为诸阳之会,用木梳从前额向后梳,可疏通胆经、激发阳气;午后小憩养肝血,11-13点为心经当令,闭目静坐15分钟,能滋养肝血;避“风邪”,春主风,外出避免穿过于紧身衣物,以免束缚肝气疏泄。
此外,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情志抑郁或暴怒最易伤肝。惊蛰时节,也可借助以下方法调节情绪。
“嘘”字诀:清晨面向东方,深吸气后缓缓吐气并发“嘘”(xū)音,重复6次,可泄肝火。
踏青远眺:登高或漫步公园,接触自然绿色,肝开窍于目,绿色入肝,能舒缓情绪。
音乐疗法:听角调式乐曲(如《胡笳十八拍》),中医认为角音通肝,可缓解焦虑。
还可以按摩如下穴位。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每日按压3分钟,可疏解肝郁、降肝火。
敲胆经:沿大腿外侧裤缝线(胆经循行处)自上而下敲打,早晚各50次,助肝气疏泄。
推肝经:坐位,双手交叠从大腿根部(急脉穴)推向膝盖,疏通肝经淤堵。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
相关阅读:
- 2025-04-16 13:23:00 外卖员被店员泼奶茶:为啥双方都觉得委屈?
- 2025-04-16 09:22:00 面向甘肃游客发放20万张“畅游宁夏”免费门票 2025宁夏春季旅游推介会走进金城
- 2025-04-15 17:41:00 辽宁,正式入春!
- 2025-04-14 16:21:00 热搜第一!杨幂许愿15年后圆梦出演张艺谋电影,张艺谋发声:首次尝试
- 2025-04-12 12:40:00 昆明的春风,为什么这么大
- 2025-04-01 07:41:00 春日“花”事邂逅美好!解锁日照文旅融合“花漾”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