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佛山“百千万工程”这样干
近日,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佛山市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方案》提出,将以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紧紧扭住发现价值、重塑价值这个关键,围绕“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明确到2025年底将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新培育3-4个千亿产业集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50公里等系列标志性成果。

价值重塑+产业焕新
锻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方案》将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要位置,通过空间重构、产业焕新、科技赋能等举措,推动发展格局整体跃迁。
《方案》提出,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着力将先行区建设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重点实施产业体系向新、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治水兴水、城乡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均衡、体制机制改革六项工程。今年,佛山将出台先行区建设政策文件,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启动首批重点项目建设。

佛山西江。
佛北战新产业园与临空经济区建设同步提速,形成东西两翼齐飞之势。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将持续深化,推动要素跨区流动与优势互补。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重塑制造强市竞争力。《方案》提出,今年佛山将力争新增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比例超80%,壮大新型电力系统装备、医药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农文商旅融合和都市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则为产业生态注入多元活力。从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到培育水产、花卉、预制菜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从建设乡村酒店到创新“旅游+”业态,佛山正推动文旅资源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力争今年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
基建提质+服务优化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百千万工程”的根基。佛山以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均等、社会治理创新为着力点,全方位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交通网络升级成为首要任务。《方案》提出,推进季华路西延线、顺德大桥、潭洲隧道等加快联通,累计打通15条“断头路”,治理不少于20个交通拥堵点;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9公里,累计改造升级城镇老旧管线109公里。这些举措将为全市基础设施“强筋健骨”,畅通城乡“毛细血管”。

4月13日,潭洲隧道工程首节沉管安装启动。
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发力。教育领域,今年佛山将持续落实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向高明、三水派出优秀校长教师累计超130人,开展联合教研和督导视导活动累计超60次。医疗领域,加快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完成设施设备提升项目建设12个,因地制宜在边远村居设置“家庭医生巡诊站”,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需求,《方案》提出,累计增加普惠型养老机构2089个,力争今年全市医养结合床位数累计达1万张,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与“长者饭堂”建设。托育服务方面,力争今年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8个。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方案》提出,今年将累计建成790个基层文化中心,常态化开展叠滘龙船漂移、50公里徒步、佛山“西甲”等品牌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每年的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都能吸引各地市民游客热情观赛。
环境治理+风貌提升
重塑美丽佛山新颜值
从环境整治到生态建设,从风貌提升到镇街分类发展,佛山以精细化治理推动城乡风貌蝶变,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空间。
环境治理方面,《方案》提出实施“敞亮门户”行动,推进城市“畅通工程”和“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行动,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清运等工作,今年新增完成21个自然村污水治理。

高明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图为杨和镇石水村。
风貌提升上,佛山将实施首席设计师、乡村规划师、社区建筑师制度,优化提升村庄规划布局,强化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推进顺德区“光伏+建筑”试点工作,力争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同时,佛山还将持续提升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水平,展现岭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生态建设与绿化美化齐头并进。根据《方案》,全市拆违建绿、留白扩绿等举措将持续推进,今年将在乡村新增种植苗木60.5万株,累计建成7个绿美生态示范点,新打造120公里碧道、20个秀丽湖库、40条亮点河涌。佛山还将加快培育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力争新增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0个。

三水区坚定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打造魅力“湾区之源”。图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级示范点三水大南山生态公益林场。
镇街发展实施分类进阶策略。佛山将推进“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美丽圩镇建设,全面完成“六乱”整治工作,今年将启动新一批典型镇培育工作。与此同时,推动狮山、北滘、南庄3个中心镇初具小城市形态,争取更多镇街进入省专业镇建设名单,培育壮大“千亿镇街”梯队,形成多层次发展活力。
机制创新+多元参与
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改革破局和多方参与是《方案》落地的重要保障。《方案》通过开展集成式改革、实施新型帮扶协作、汇聚各方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等措施,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格局。
在改革攻坚上,区镇行政管理体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大改革同步推进。其中,镇街履职清单动态优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全面推行、区级编制“周转池”等措施,将有效破解基层用人难题;土地“三券”制度创新升级,年内计划整治农用地3万亩、建设用地3.5万亩,新增耕地超2万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空间蝶变带动产业巨变。图为南海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
《方案》明确,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展现佛山的责任和担当。今年,佛茂、佛云产业转移合作园累计签约引进产业项目数量将分别超80个、65个,累计建成“反向飞地”16个,足额安排茂名、云浮专项帮扶资金,助力茂名、云浮乡村振兴。
全民共建共享,成为“百千万工程”的鲜明底色。今年,佛山将累计建成300个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累计组建500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开发“展翅计划”大学生实习就业岗位不少于5000个。
此外,佛山还将持续实施“百会万企”“百社联百村”等系列行动,累计举办11场招商对接活动,累计选派不少于100名专兼职乡村职业经理人,认定180名乡土专家,评审通过乡村工匠职称700人,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力。

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石湖洲村职业经理人刘芳丽(右)与石湖洲村党委书记邓宇豪了解广东星湖云研研学基地建设情况。
这份凝聚智慧和魄力的行动方案,是对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坚定回应,更是佛山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实践宣言。随着“百千万工程”三年攻坚战全面铺开,一个城乡共生共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佛山”图景渐次清晰。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意威
相关阅读:
- 2025-04-19 15:14:00 振宜汽车供应商协同发展大会在安庆召开
- 2025-04-19 10:57:00 内蒙古实施五大工程促交旅融合
- 2025-04-18 22:16:00 跨境业务急需求 专业服务显担当
- 2025-04-18 15:07:00 全国首家足球现代产业学院雏形初现
- 2025-04-18 08:53:00 冲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佛山“百千万工程”这样干
- 2025-04-17 05:09:00 澄迈“1+6+X”国有资本布局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 海澄控股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