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黑龙江省沿江人民法院:赊账风波里的“共生”智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44:00    

    “感谢法官的调解,让我们的困难都得到了解决。如果误了春耕,我和老张损失就大了......” 2025年4月,沿江人民法院法庭里,老王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首期12万元三日内支付”,随后说道:“明天我就去银行转账!”此时,手里拿着老王赊账单的老张终于舒了一口气。

    一场“赊账风波”的双输困局

    2024年春,老王在老张的农资商店赊购了27万余元的化肥套餐,一年下来收成不如人意。老王认为自己种地多年,经验丰富,肯定是化肥店老张推荐的化肥套餐不好,才导致秋收减产,因此一直未支付27万余元化肥款。2025年开春,老张农资店因赊账太多无法进货,老王则因为欠款不还被周边商户列入“赊账黑名单”。眼瞅着春耕在即,这对“赊销链条”两端的庄稼人同时陷入了困局。

    一笔“农资欠款”的破冰之旅

    “虽然产品说明上显示化肥合格,但作物减产是事实啊。”庭审中,老王晒出作物蔫耷耷的照片。老张则拿着产品说明和销售台账,表示产品质量并没有问题。经过近8个小时的庭审调查和辩论,双方对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表示认可,也都冷静了下来,但对老王到底应偿还多少化肥款一直争论不休。眼看谷雨来临,为保障老王正常春耕,同时保障老张的农资店能够正常经营,法官决定帮助二人共同制定合理还款方案。

    一份“分期履约”的双赢方案

    一面是老王因收成不好难以承担27万余元的负债,一面是老张急需这笔资金正常经营。面对这一情况,法官耐心释法说理:“种地讲究时令,处世贵在留根。化肥有没有问题要科学说话,但人情若绝了,可就颗粒无收啊。”随后,法官分别站在老张和老王的角度与其商讨解纷之策,并提出了“分期履约”方案。最终,结合老王耕地确实减产的实际情况,老张同意为老王减免1.5万元的化肥款,老王则分两期支付其余欠款。方案确定后,双方在法官的见证下,签下了调解协议。第二天,打完欠款的老王感激地说道:“感谢法官苦口婆心地为我们调解,为我减免了部分化肥款,老张的农资店又可以正常运转了,我俩的‘结’算彻底解了。都说以和为贵,以后我还是老张的老主顾。这欠账还清了,我也可以安心种地了。”

    “乡土纠纷调解,要像配比复合肥一样讲究养分均衡。法律条文是氮磷钾,人情事理是微量元素,缺了哪样都不行。当我们用调解书为农民兄弟搭起‘履约阶梯’,用司法智慧化解‘赊销纠纷’,法治的种子才能真正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看着双方满意的笑容,法官感慨地说道。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编辑:张海鹏

黑龙江省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5791144949(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