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导演高级研修班移师上海:顶级资源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当春日的暖阳洒向淀山湖畔,一场影视行业的“智慧风暴”正在江南古镇悄然酝酿。
4月7日,“2025电视剧导演高级研修班(上海站)”在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正式启幕。这场由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指导,上海市文旅局联合主办的行业盛会,以“实战赋能 创新破局”为行动指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导演、编剧及行业从业者参与。
当天上午举行的开班仪式上,一场名为“潮涌江南 角里花开——中国名导进朱家角”的圆桌会议率先拉开帷幕,郑晓龙、阎建钢、林楠、王丽萍、李星文等业界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议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也为上海探索影视产业新路径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开班仪式
课程围绕四大核心模块展开
去年11月,首期“电视剧导演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当时由著名导演郑晓龙、阎建钢领衔的二十位行业资深人士,组成顶级导师阵容,为学员们带来一堂堂生动形象又干货满满的专业课程,获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及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今年,研修班移师我国影视制播行业的重镇——上海。本期导师阵容延续首期北京班的“顶配”标准,由会长郑晓龙和副会长兼秘书长阎建钢导演领衔,郑晓龙、李星文、王小平、毛卫宁、林楠、周新霞、霍廷霄、鲍德熹、陈敏正、张升、阎建钢共11位导师,将先后上导演、编剧、剪辑、美术、摄影、造型、视效等顶级专业课程以及行业趋势等相关知识。
本次研修班学时总计36小时,课程以上海为新起点,较首期更为丰富。课程围绕“导演实务、技术前沿、创作经验、案例复盘”四大核心模块展开。曾执导现象级作品《甄嬛传》的郑晓龙导演,以及《繁花》摄影师、奥斯卡最佳摄影获得者鲍德熹,都将现身说法,分享爆款影视作品背后的创作密码。鲍德熹特别提到,他对《繁花》幕后拍摄过程的分享,不少内容都是首次在国内披露。
此次研修班由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该协会拥有1300多家会员单位,覆盖行业上中下游。由于国内一线大咖齐聚授课,研修班名额一经推出便迅速被抢空。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专职秘书长、上海市影视服务机构和中心主任于志庆担任研修班“班主任”,他表示:“我们之前为全国剧组来上海取景提供的协调服务,成为全国学习的‘上海经验’。如今,我们期望用顶级资源助力青年人才成长的模式,也能得到广泛推广,推动沪产电视剧乃至中国电视剧迈向新高度。”
郑晓龙寄语年轻导演:要有独特的认知
在正式开课之前,组委会举办了特别的开班仪式——一场由郑晓龙、阎建钢、林楠三位知名导演和著名编剧王丽萍参与的圆桌会议。资深媒体人、剧集研究者李星文提出“现实题材突破与创新”的议题,与会者围绕新时代电视剧叙事和创作的思路方向展开讨论,直击行业痛点,共同探索中国影视的发展破局之路。

活动现场
在交流中,郑晓龙导演寄语年轻导演:“作为导演必备的基本能力,就是会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包括黑暗的、光明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拍片子内容才最重要。”

导演郑晓龙
阎建钢导演说自己很赞同郑晓龙导演的观点,“导演要有感受力、认知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他表示:“导演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将文字转变成有魅力的可视内容,所以导演的文学功底如何至关重要,没有几千个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积累与滋养,只做表演型导演,肯定是不行的。”
林楠导演则从技术层面讲述了年轻导演需要具备的素质,他说,不少导演被时代淘汰是因为“新技术诞生后,他们抵触新技术的植入和跟进”,但年轻导演因为对新技术有热情,就能有先天优势,“人类的本质区别是能使用工具,技术就是工具,所以新导演应该用很大热情拥抱新技术”。
导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部精品诞生背后,导演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但他们也同时强调,一切的基础还得靠编剧,靠好的文本。著名编剧王丽萍曾经创作过多部爆款,她的作品成功,是因为她坚持了自己一直强调的一个原则——好故事需要捕捉时代情绪。怎么捕捉?“要有坚持的勇气和力量,更要勤奋”,王丽萍说,“编剧需要积极下基层、感受生活,也要勤动笔,只要有空就多下笔去写,去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态度”。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她已经练就了哪怕坐飞机高铁,也会笔耕不辍的习惯,她笑着说“我会调小字号,防止隔壁座位的人‘偷看’,其实,这样的创作特别有趣”。

编剧王丽萍
文艺创作的核心在于反映现实生活的多元。新时代的发展带来新元素,为优质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源泉。名导和名编剧的见解让现场数百位行业嘉宾受益匪浅。
加强行业互动,推动更多精品诞生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罗毅表示,希望全国的影视行业同仁能多来上海,“加强行业间的互动、联络和交流,提观点,摆问题,求新意,探讨影视艺术创作规律,扎实为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是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电视剧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光荣与梦想》《三十而已》《安家》到《繁花》《风吹半夏》《城中之城》,一部部优秀的沪产电视剧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更在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上引领潮流,充分展现了上海影视创作的实力与担当。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会长张明智表示,研修班移师上海,可以“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和广阔市场空间,加强电视剧产业间的交流合作,打通影视产业链的各环节,探索电视剧创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增效赋能”。
此次研修班的举办,体现了上海影视行业在创制领先、模式创新方面的努力。通过优化电视剧创制资源配置,加强行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上海正致力于营造“剧作创制最优生态”,推动更多精品力作的诞生。
“2025电视剧导演高级研修班(上海站)”由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中共青浦区委宣传部、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影视圈》传媒机构承办。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相关阅读:
- 2025-04-07 20:48:00 电视剧导演高级研修班移师上海:顶级资源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 2025-04-07 16:48:00 上海黄金交易所:调整部分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
- 2025-03-31 23:44:00 冲上热搜!“甲亢哥”在这个景点直呼“欧买噶”
- 2025-03-31 20:47:00 去年上海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近2600亿元,同比增长近5%
- 2025-03-31 20:39:00 智能驾驶浪潮下的竞合博弈:从“无序竞争”到“产业质变”|直击百人会论坛2025
- 2025-03-31 19:30:00 【明日天气预报】上海2025年04月01日天气预报,阴,东北风转南风<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