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 江苏等6省首季“成绩单”亮眼
原题:瞭观察|经济大省挑大梁,6省首季“成绩单”亮眼……
经济大省,既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先行者。
近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6省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经济大省以实际行动挑大梁的担当更加鲜明。“北京西路瞭望”梳理了这6省一季度“成绩单”:
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山东生产总值234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浙江地区生产总值达223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5246.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河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
经济总量上,六省合计达到14.26万亿元,约占全国44.7%。广东、江苏继续领跑。
细看经济大省交出的这份亮眼“答卷”,呈现以下特点——
“稳”字当头
在经济大省一季度“经济报”中,“稳”成为出镜率最高的字。从增速的变化上可见一斑:
比如,一季度,江苏经济增速较去年提升0.1个百分点,延续去年四季度进一步回升向好态势。《新华日报》报道称:“这份‘跨年衔接’的稳健答卷,彰显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更展现出江苏经济发展‘稳’的定力和‘进’的智慧。”
一季度广东主要指标逐月回升,经济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南方日报》点明这个数据的意义:这意味着广东成功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回升态势明显。
《大众日报》报道,一季度,不管是农业生产形势、工业生产增势,还是有效投资规模的扩大、消费潜力的继续释放等,山东都表现出稳健增长之势。去年一季度,山东GDP增速就是6.0%。“可以说,今年一季度在高基数上保持了好增速,起势非常有力。”
……
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定大盘的“压舱石”。在经济大省一季度“成绩单”中,工业经济数据表现突出。
一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别加快0.6个、0.5个百分点,总体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为江苏GDP整体增长提供了“硬支撑”,再次彰显出江苏制造的实力与底气。此外,江苏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82.5%。
一季度,广东主要指标逐月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较1—2月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5.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
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7.8%,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浙江日报》报道,一季度,浙江工业增加值达7512亿元,同比增长7.0%,对GDP增长贡献2.4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至2月的8.0%,提升至一季度的8.9%。38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8.9%。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重返7%以上,增速创近12个季度高点,展现出四川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四川日报》报道称,一季度,四川工业开了个好头,经济增长“压舱石”愈发稳健,实现近三年最强开局。四川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0.5%,连续多月保持在八成以上。
一季度,河南工业经济表现强劲。据《河南日报》报道,一季度,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在十大工业大省中位列第二。制造业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一季度增速达9.7%。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0.0%。报道中提到,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河南工业投资以21.9%的增速稳居十大工业大省首位。
含“新”量高
经济大省扛起挑大梁责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成绩单”中含“新”量很高。
江苏始终着眼于修炼内功,把创新这篇文章做深做实:一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10.2%。
江苏1955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36.8%的企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成为拉动产业焕新的“先锋队”。《新华日报》报道称,在先进制造业引领下,江苏产业结构不断调新调优,江苏制造呈现“三更”趋势:更自主、更智能、更绿色。
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31.3%、10.8%。《南方日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鹏汽车成功杀出重围,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94008台,同比增长331%。”
《大众日报》报道提到,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25.4%。“这背后,是山东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改造,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兴动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季度,浙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和10.3%。笔记本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0.2%、54.1%、47.6%、26.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浙江日报》报道,一季度,浙江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5.9%,快于全部投资13.9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提升带动生产进一步加快,十七大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增加值增长8.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四川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特别是在部分产业、产品上,体现向高、向新、向绿发展成效。”《四川日报》报道称,产业向高端化加速迈进方面,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工业经济结构向“新”调整方面,一季度,四川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9%、23.3%、25.4%。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的双轮驱动下,河南新质生产力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季度,河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6%、14.1%,增速均超两位数,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8个、5.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韧性十足
从经济大省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政策发力显效支撑经济韧性,比如消费增速上的回升: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苏新消费”系列活动接续开展……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春潮涌动。一季度,江苏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1.0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国总规模的10%,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江苏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补贴资金75.3亿元,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584.2亿元,销售额全国第一。受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影响,居民购车换车意愿提升,一季度江苏限上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29.2%,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
一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南方日报》报道,广东需求明显回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1—2月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3月增长5.8%。“产品供给丰沛,市场需求回暖,为畅旺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基础。”
一季度,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11.7%和13.3%。当地媒体称,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加大,正点燃更多消费热情。
据《浙江日报》报道,一季度,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9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尤其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倍、41.5%和16.3%。
一季度,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4亿元,同比增长5.2%。四川省商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突破400万件。
河南消费市场跑出“开门红”。一季度,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在稳外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开放大省,江苏外贸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1.36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2%。其中,货物贸易出口9049.9亿元,同比增长9.6%。
《南方日报》报道称,广东用行动交出答卷:一季度外贸实现高位增长(4.2%),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一季度,山东货物进出口总额8203.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4942.3亿元,增长4.8%;进口3261.1亿元,增长7.5%。
据《浙江日报》报道,一季度,浙江货物进出口12932亿元,同比增长7.3%。尤其出口方面,一季度浙江出口9708亿元,同比增长11.1%,不但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也稳居全国第二位。
外贸进出口方面,四川外贸进出口2580.4亿元,同比增长7.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河南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继续领跑中部地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济大省挑大梁,既挑增长,也挑高质量。期待经济大省持续发力,为我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徐睿翔)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相关阅读:
- 2025-04-28 16:09:00 V观财报|德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6%
- 2025-04-28 10:08:00 港股科技走低,港股科技ETF(513020)跌1.6%,网罗港股互联网+硬科技龙头,连续4日净流入额超1.3亿元
- 2025-04-28 09:40:00 一季度“中国游 中国购”持续升温
- 2025-04-28 07:04:00 经济大省挑大梁 江苏等6省首季“成绩单”亮眼
- 2025-04-28 06:39:00 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提效稳经济
- 2025-04-28 02:52:00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