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打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行为?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01:00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打击破坏草原资源的违法行为,是草原执法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国家林草局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公开通报典型案例、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法等措施,打好草原执法监管的‘组合拳’,不断强化草原资源保护监管。”4月22日,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说。

当日,国家林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草原保护修复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及“打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行为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此,李拥军进行了回应。

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图片来源 国家林草局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开展“绿盾”“护绿”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将草原资源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制考核,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大巡查与保护力度,确保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开展草原变化图斑判读,结合地面核查处置,形成“天空监测、地面核查”的监管模式,增强了主动发现查处违法行为能力。此外,还建立了林草执法监督平台,实现草原资源动态、常态、精准和全面监管。

三是通报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效应。以非法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为重点,通过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效果。2022年以来,已通报35起破坏草原典型案例,充分发挥重大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对重大案件,实施挂牌督办,持续跟踪并督促整改。

四是加强部局联动,提升执法合力。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开展协同执法,由部相关司局、总督察办、执法局、区域督察局,及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和驻地专员办开展专项联合执法,重点整治毁林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行为。聚焦重点领域,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构建“监测预警-行政执法-生态修复”治理体系,强化草原生态保护。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笨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