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好生活,离不开沉浸于自己的热爱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3月27日文章,原题:通往最美好生活的惊人之路 环顾四周,你可以发现,很多人在主动选择让自己吃苦,有人忍受枯燥的练习,只为学会拉小提琴;有人不断摔倒,只为学会滑滑板;有人日复一日思考,只为解开一个学术难题。为什么人们要坚持做一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呢?
村上春树为何坚持跑步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学生时代并不是很出色。大学毕业前夕,村上春树在东京开了一家小酒吧。经过一番奋斗,他勉强让酒吧顺利运营。1978年的一天,村上春树在棒球场一边喝啤酒,一边看比赛,脑海中忽然冒出“或许我可以尝试写一本小说”的想法。于是,他开始在酒吧打烊后写作,并将手稿随意投给了一家文学杂志。他没想到,这部作品最后竟获了奖,并于次年夏天出版。于是村上春树决定卖掉酒吧,全身心投入写作。
不再消耗体力经营酒吧后,村上春树开始发胖,他决定开始跑步。后来,他养成了每天跑6英里、每周跑6天的习惯,还参加了几十场马拉松比赛。其实他的成绩并不出色,跑步的过程也常常让他痛苦不堪。在他的回忆录《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可以看到很多他对比赛经历的痛苦描述。当我们以常理思考时,会计算做一件事的成本与收益,但当我们投身一项事业并承受巨大挑战时,有时仅仅是因为被某个念头所吸引、迷住,而非经过理性计算再做出选择。
真正的探索者足够谦逊
有些人一生都带着“心理盔甲”,他们在校园和职场的压力下,习惯于以功利、效率至上的思维思考,不愿意对新鲜事物敞开心扉,也不愿为某个“决定人生方向的瞬间”而驻足。但有些人则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他们敏感、易受感动,愿意体验新的东西,愿意被惊喜打乱节奏,并在混乱中思考:“此时此刻,是什么在召唤我?”而很多我们人生中的转变,就是从一个意外的瞬间开始。
有些人是因为被他人的信念和行为所吸引,从而决定追随他人。有些人则因被“美好的事物”触动而找到人生激情——天文学家会被宇宙的壮丽所震撼,机械师会因引擎的流畅运转而惊叹,甚至有的时候,一个巨大的科学成就始于这个科学家小时候的一句感叹——“这太奇怪了!”
这种“激情”是如何生根发芽,占据我们的生命,并驱使我们甘愿付出艰苦努力的?或许,一切都始于好奇心。好奇者往往具备三种特性:喜欢探索未知,思考新事物;敢于迎接难题;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表象。在“激情”生活的深层阶段,个体会意识到自己能力与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真正的探索者足够谦逊,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时又足够坚定,敢于设定远大的目标,并相信自己能够一步步到达。
在过程中塑造真我
观察那些全身心投入自己事业的人,会发现他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不会因焦虑而精疲力竭,而是日复一日地耕耘,稳步前行。他们把障碍视为挑战,而非威胁。在状态较好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为自己设定难度适中的挑战。
一个真正沉浸于自己热爱之事的人,其动力来自内心,而非外界的认可。当有这种心态时,一个人对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的人生,乍一看是在快乐与痛苦之间“选择”,但往深处想,我们是在激情与迷失之间“徘徊”。人生的意义,便是不断追寻看上去不可企及之事,并在过程中塑造真正的自己。(作者大卫·布鲁克斯,朱迪译)
相关阅读:
- 2025-04-01 10:38:00 特朗普威胁胡塞武装和伊朗:“真正的痛苦尚未到来”
- 2025-04-01 09:04:00 民气可用,蓝白联手反“恶罢”
- 2025-04-01 07:59:00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月1日起缴费 三类人群可享受政府代缴政策
- 2025-04-01 06:37:00 美媒:美好生活,离不开沉浸于自己的热爱
- 2025-03-31 21:34:00 00后女网红“安静公主”自曝患肿瘤,直播时突然肚子疼下播
- 2025-03-31 16:12:00 体重稳定在这个范围内更长寿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细化到地区